提到生涯規劃,我們經常強調在抉擇過程中要考慮性格、興趣、能力等個人因素,但其實心理上的影響同樣重要。可能因為「感覺良好」,我們就選擇了入讀某個學系、應聘某份工作。感覺固然重要,但如果......那是錯覺呢?
人的心理相當複雜,而且會受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,產生不同的生理反應及情緒,有時候我們會將感覺錯誤解讀而不自知,「吊橋效應」就是十分典型的例子。
「吊橋效應」得名於1974年心理學家 Donald Dutton 及 Arthur Aron 進行的「吊橋實驗」,在心理學的正式名稱是「生理激發的錯誤歸因」(Misattribution of arousal)。
「吊橋實驗」的主角當然是吊橋,參與實驗的全為男性,他們獲安排獨自走到一座橋的中央,接受一名漂亮女助手的訪問,當中有一半實驗者要走過一條離地70米,搖搖欲墜的吊橋,另一半則走過離地3米,堅固穩定的木橋。完成訪問後,女助手會以方便查詢訪問內容為理由,告知實驗者她的名字和聯絡電話號碼。
實驗結果顯示,事後聯絡女助手的實驗者當中,多數來自走過危險吊橋的組別。因為走過危險吊橋的實驗者,會將在橋上的緊張、心跳加速等生理反應,錯誤理解為因為對女助手產生了好感,從而有進一步行動。
在我們生涯規劃的過程中,同樣有可能出現「吊橋效應」,對抉擇產生錯覺。例如在應考某些科目時發生肚痛、原子筆無墨等驚險情況,然後就對這科出現「謎之好感」;又或者在前往院校、公司面試時險象環生,帶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見面試官,心中就突然認為與這裏的人和事是天作之合。
「吊橋效應」也不一定全是壞事,筆者就曾經在某天放工後,9秒9衝上港鐵再過海來到九龍某大學,參加一場在大學飯堂舉行的工作面試,因為「吊橋效應」,我對面試官、我應徵的公司都充滿了好感,收到錄取通知時我也是第一時間應允......幸好感覺沒有錯,當時我應徵的,正是 I am...青年職學平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