職學資訊
職學資訊

【半杯水哲學】保持樂觀就可以笑到最後?

2021-06-07
|


生活遇上瓶頸時,身邊總會有人向你拋出「半杯水」的哲學,勸喻你「看開一點」:面對同一件事物,怨天尤人多半只會原地踏步,而選擇樂觀面對,則可增強自信心,讓自己得到更大的動力尋找解決方法,把難題迎刃而解。「樂觀一點」已成為回應訴苦者經常出現的「名句」,彷彿樂觀就是解決所有困難的「萬靈丹」,但樂觀是否真的「好得只剩下優點」?


事實上,樂觀亦可能會為我們製造難題,甚至令生活中的「瓶頸位」變得更窄,文章將為大家揭示過度樂觀帶來的反效果,以及避免令樂觀成為「絆腳石」的方法,讓大家學會如何「審慎樂觀」。



高估可行性

樂觀猶如一枝「強心針」,讓我們相信自己有足夠能力,應付各種不同的挑戰,繼而相信凡事皆有可能,只要願意行動,就必定成功。但其實完成各項挑戰,需要結合「天時、地利、人和」,除了考慮個人能力,亦需要顧及時間等外在因素。


筆者中學時曾經雄心壯志,樂觀地以為自己能夠兼顧學業和課外活動,一口氣答應參加多個課外活動。雖然最後把所有任務勉強完成,但由於每項任務所分配得到的時間非常有限,導致各項成果毫無質素可言,而過程中亦多次走到快將崩潰的邊緣。可見,樂觀驅使我們走得更遠,但過份樂觀、走得太遠,難免就會變得「離地」,忽略事情的可行性,最終只會適得其反。


低估潛在風險

樂觀能防止我們過度擔心不確定性,減少焦慮,但亦意味着樂觀或令我們偏向低估,甚至忽略潛在風險。就如在「半杯水」的例子中,若然一直只樂觀地想着「幸好還有半杯水」,毫不顧慮這半杯水喝光後又找不到水源的情況,而不打算未雨綢繆;當水杯一滴水也不剩時,繼續保持樂觀心態,而不作任何行動,最後也同樣需要面臨渴死的風險。謹記樂觀能令計劃錦上添花,但並不是改變命運的主要因素,單純樂觀而不為潛在風險作預防措施,最終也只會坐以待斃。



學會「審慎樂觀」

有美國心理學家提出,將成功歸功於內在的個人能力,而失敗歸咎於容易改變的外在因素,例如時間不足、資源有限等,更能促進人們對未來前景的樂觀心態。為免樂觀過度,在計劃未來時,保持樂觀之餘亦應謹記作多角度思考,仔細考量計劃的可行性及潛在風險,以免計劃進行中途才發現有心無力,最後逼於無奈地「半途而廢」;而計劃進行時,亦應定時檢查進度,並按需要調整計劃內容,慎防計劃未完成就要失敗告終的情況。


參考資料:BBC Worklife

 

小旻

一個希望自己的文字能令人過目不忘的過客。

相關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