職學資訊
職學資訊

【DSE是咁讀的】生物科考試注意事項

2020-04-21
|


想考好生物,你以為要「狂咪書」?當然是看含金量最高的考評報告。余振強紀念中學池少翀老師(池Sir)說自己有個癖好,特別喜歡找報告中表現得最差的示例來看,去發現學生經常犯的毛病,從而提醒同學避免重覆犯錯。



投放的時間與力度

池Sir 強調生物想考得好,首先要知道生物科想學生學什麼!評核目標要求學生能夠解釋現象和觀察結果、展示實驗技巧、分析及詮釋數據和非數據資料,通過邏輯推論得出適當的結論,甚至提出原創意念、以批判的角度去評價有關生物學的事件。看到這裡,池Sir 其實想強調的不是「死背」就可以拿到高分。


必修部分有4大支柱:

  1. 細胞與生命分子
  2. 遺傳與進化
  3. 生物與環境
  4. 健康與疾病



根據過往資料顯示,考核的課題以「生物與環境」佔的比例最大,試卷會出五到六題;「細胞與生命分子」和「遺傳與進化」出大概兩到三條問題;而「健康與疾病」則佔一條。同學因此可以預算投放的時間和力度在哪個課題。另外的選修部分,池Sir 說大部分的學校都是選「人體生理學」,其次是「應用生態學」和「生物工程」,考試時間一個小時,沒有多項選擇題,因此同學可以準備的是在文字方面,如何可以清晰具體表達出來。



戒掉常犯問題

池Sir 歸納同學考生物時出現的常犯問題和問題字眼,並提醒同學想讀好生物,以下重點必須好好注意。


生物科專有名詞貧乏:如同學沒有使用專有名詞或誤用會導致失分,例如分化和變成、凝血和凝集,兩個概念完全不同,同學需要釐清和掌握。

看實物圖經驗不足:可能在教科書比較常見卡通圖,突然在試卷出現實物圖,或者顯微鏡圖顯得手足無措,這方面須多加準備。

過份背誦:正所謂強扭的瓜不甜,考評報告說很多考生長篇累贅去描述無關題旨的事物,沒有察覺真正的要旨,因此失分。而且勉強背書只靠短期記憶很快就一鋪清袋,如此下去只會形成惡性循環。




欠缺邏輯推理的訓練:有一題問為什麼線粒體 DNA 的基因突變能影響氧化磷酸化?有些學生將整個呼吸作用的過程背了出來,而沒有逐點分析。如果有經過邏輯推理的同學,首先會想一下 DNA 與氧化磷酸化的關係,可能需要蛋白質、酶;接著第二步想到 DNA 如何逐步去到蛋白質的階段,而突變會否影響核苷酸、胺基酸的排列?

答題太空泛:有些題目問到影響,不只是答好或者不好,其實需要同學詳細闡釋。



問題字眼:

  1. 說明(State):需要作出解釋,不要停留在基本回答
  2. 描述(Describe):需列出所需資料,不用解釋
  3. 機制(Mechanism):說明過程
  4. 重要性(Importance/ significance):重要性跟功能關係十分密切
  5. 角色(Role):不只是寫角色的功能,如問你 NADP 的角色,需要綜合所有功能而成,同學可以答是氫的載體
  6. 繪圖(Draw/ illustrate):包括適當的標題及標註
  7. 流程圖(Flow chart):流程圖的重點是箭咀,然後指向一個部分,不是寫一大堆的描述
  8. 比較(Compare):記得要比較相同及不同之處


立即重溫池Sir 講解生物科片段:【高中 Live.DSE是咁讀的📚】丨 生物科


編輯漁民

畀魚人哋食一餐,不如教人捉魚過一生。

相關資訊